02
你曾经通过交换、夏季课程等途径在某个大学、某个实验室、某个研究项目中认识的教授,正好他对你的印象也很好。
严厉杜绝在某个活动或者讲座上直接索要教授的联系方式并要求他给你写推荐信。但并不是所有的“一面之缘”都应该被pass,起码应该通过后续的交流让他认识你,了解你,欣赏你。
03
校友加成。推荐人和所申请的学校最好有点关系,因为美国大学非常认可校友推荐,无理由认为可信度比较高。另一方面,校友对这所大学比较了解,他所能给予的信息量是招生官本身就想要看见的。
√推荐信中写什么内容?
1.你是如何认识这个学生的?
像上面说的那样,只有“一面之缘”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下面就已经崩了,这个老师无论有多知名,这封推荐信都将变得毫无可信度(除非他愿意为你胡编乱造...)
2.你如何评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innovation,diligence,intelligence等?
推荐人可以从各个方面去评价学生,并佐以例证。要注意的是,推荐信不是期末考核表,如果没有具体的例子,这样的评语很苍白无力。比如你说该生很努力,那到底有多努力呢?具体哪方面努力呢?招生官都不知道。
3.学生是top1、top10、还是更低呢?
这个是推荐人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也就是学生在推荐人心中的等级排名。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不熟悉的知名教授作为推荐人帮你打分,他会怎么说呢?说top1吧,他确实不清楚你到底有多“优秀”,如果胡乱说你是最棒的那个,岂不是日后砸自己招牌。
所以大多数会说top10,或者为了以防万一,囫囵吞枣般的描述“你真的很不错”之类的。因此,拿不到top1不是最重要的,但起码变得弱势了一点。
4.你将学生放进了哪个群体进行比较,所有本科生?还是在某个研究领域?
其实这个并不是什么陷阱题,也不意味着小范围内的比较就不好,招生办只是想通过这道题看出学生所处的学术环境。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个失败例子,推荐人大肆夸奖某个高中生所做的一个项目,却不知这个项目只是美国高中生的家庭作业水平。所以这无疑暴露了学生所处的学术环境并不是很“高阶层”。
既然推荐人答应帮你写推荐信,一般只会写有利于你的东西,负面评价是很少出现的,所以这其中就取决于这些正面评价的分量几何。
不能只在乎一些假大空的赞美之词,还要根据事例和提交机制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
当然,选对了推荐人,可以说这事儿就完成一半了。
以上就是关于《干货!推荐人该如何选择?推荐信该怎么写?》介绍,爱思学留学,您的出国规划师,提供免费留学评估,快速了解全国中介机构费用明细,排名、地址,欢迎咨询预约,weixin同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